仿古筒瓦运输的核心注意事项是“防护弧形边角、避免挤压碰撞、防潮防刮、规范堆叠固定”,针对性保护其弧形结构和表面仿古质感,降低脆性破损风险。
包装防护:重点护角+隔离防刮
单块筒瓦用珍珠棉包裹弧形两端(最脆弱部位)及边缘,外层套防水无纺布,避免边角崩裂和表面磨损。
每块筒瓦之间铺垫薄泡沫片或软纸,防止运输中弧形面摩擦刮花,尤其保护仿古釉面、彩绘或肌理。
整垛瓦用硬纸板围合+防水编织布封装,底部加装与瓦型匹配的木质托盘,增强整体抗冲击性,同时方便装卸。
堆叠规范:对齐受力+控制高度
按筒瓦弧形顺势整齐堆叠,确保上下层对齐、无错位,避免倾斜导致局部受力集中,压损弧形结构。
单垛高度≤1米,单垛重量不超过450kg,每2-3层垫一层缓冲泡沫板,分散上层压力,保护底层瓦不受压变形。
用打包带横向+纵向交叉捆扎整垛瓦,必要时加缠绕膜固定,防止运输中堆叠松散移位。
装卸操作:轻拿轻放+工具防护
优先用叉车或起重机配合专用吊具装卸,叉车货叉需包裹软质橡胶套,避免金属直接接触瓦体。
人工装卸时多人协作,双手托住筒瓦弧形两侧,禁止单手提拉两端或拖拽瓦体,防止边角断裂。
装卸过程中避免瓦体碰撞硬物,禁止抛掷、翻滚,堆放时与尖锐货物保持安全距离。
运输过程:平稳防震+环境控制
选用密闭车厢运输,车厢内用挡板、绳索固定瓦垛,缝隙处填充泡沫块或干草,防止行驶中左右晃动、前后撞击。
避开颠簸、崎岖路段,行驶中避免急刹、急加速,减少振动对筒瓦弧形结构的冲击。
高温天气(超过35℃)避免暴晒,防止仿古釉面老化变色;低温天气(低于0℃)做好防冻,避免脆性材质(陶土、水泥)瓦冻裂。
防潮防护:密封控湿+及时通风
外包装接口用胶带密封,木质托盘底部垫高≥10cm,防止车厢内积水浸湿瓦体,导致受潮霉变。
阴雨、高湿环境运输时,车厢内放置干燥剂;运输周期控制在3天内,到达后及时开箱通风检查。
避免露天运输或中转,如需临时存放,选择干燥通风区域,不拆封直接堆放,防止雨水渗透。
型号与数量管理:分类标识+核对签收
不同规格、型号的仿古筒瓦分开堆叠,每垛贴清晰标签注明信息,避免混装导致施工误用。
装载前、卸载后双人核对数量,做好记录;运输车辆全程锁闭,卸货时在指定地点签收,确保货物完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