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青瓦(传统陶土烧制的弧形小瓦,常用于古建筑或仿古建筑屋面)质地较脆、吸水性强,其存储环境直接影响瓦片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,需重点控制温湿度、堆放方式及周边条件,具体要求如下:
一、基础环境要求
干燥通风
湿度控制:存储环境相对湿度需保持在40%~60%,避免潮湿(湿度>70%)导致瓦片吸水受潮。陶土小青瓦孔隙率较高,吸水后会降低强度,低温时水分结冰膨胀还会导致瓦体开裂(冻融破坏)。
通风条件:仓库需保持空气流通(如安装排风扇),及时排出潮气,避免瓦片表面凝结水珠;露天存储时需搭建防雨棚,棚内预留通风间隙,防止闷热环境加速瓦片霉变。
温度稳定
避免极端温差,理想温度范围为5~35℃。高温暴晒会使瓦片表面温度骤升,与内部形成温差应力,可能引发隐性裂纹;低温(尤其<0℃)若瓦片含水分,易因冻融循环导致崩解。
远离热源(如锅炉、火堆),防止瓦片局部过热变形或釉面(若带釉)变色。
二、堆放规范
场地与垫层
存储场地需平整坚实,避免地面沉降导致堆叠倾斜。底部垫20~30cm高的防潮垫层(如木架、砖垛、塑料托盘),隔绝地面潮气;垫层上方铺木板或防水布,防止瓦片直接接触地面吸水。
堆叠方式
分类堆放:按规格(尺寸、弧度)、完好程度分类,破损瓦与完整瓦分开存放,避免相互挤压造成二次损伤。
控制高度:堆叠高度不超过1.2米(约10~15层),每层瓦片之间垫软质缓冲材料(如稻草、泡沫板),减少摩擦和压力;弧形瓦需沿弧度方向对齐,避免歪斜导致受力不均。
禁止混堆:不与重物(如石材、金属件)混放,防止挤压破碎;远离尖锐物品,避免划伤瓦面。
三、防护措施
防雨防晒
露天存储必须覆盖防水帆布或塑料膜(膜与瓦片间留5~10cm间隙通风,避免冷凝水积聚),帆布边缘需压实,防止雨水渗入。
仓库窗户加装遮阳帘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瓦片褪色、釉面老化(带釉小青瓦)。
防污染与霉变
远离油污、化学品(如化肥、涂料),防止污染瓦面(陶土材质易吸附污渍,难以清理)。
定期检查(每月1~2次),发现瓦片表面有霉斑或青苔,及时用干布擦拭,保持干燥;在仓库角落放置干燥剂(如生石灰),降低局部湿度。
防碰撞与挤压
存储区域设置警示标识,禁止随意堆放其他物品或踩踏瓦片;搬运时轻拿轻放,避免拖拽、抛掷,防止边角崩裂。
四、长期存储(超过6个月)的特殊要求
每3个月翻动一次顶层瓦片,避免长期受压变形;重新检查缓冲材料是否受潮,及时更换干燥的稻草或泡沫。
对带釉小青瓦,可在釉面轻涂一层薄蜡(定期擦拭去除灰尘),保护釉层免受风化;无釉瓦需确保表面干燥,避免裸露存放。